原标题:文学与旅游的结合,看大巴山风景
近日,巴中市恩炀古镇旅游综合建设项目贷款5亿元。贷款将用于古镇重要景区的整治和修复,提高景区核心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旅游质量,使景区旅游业的结构、形式、功能分区和布局更加合理。
这是恩炀古镇批准的最大的ppp模式旅游综合建设项目贷款。恩炀古城管理委员会相关官员表示,由于当地财力有限,古城旅游业的综合发展过去进展缓慢。随着项目的实施,恩炀古镇将重获生机。
近年来,位于大巴山腹地的巴中市,积极规划将“绿色”转化为黄金,以国家全球旅游示范区为载体,以全球旅游规划为导向,不断深化文化旅游产业整合,创新改革措施,切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,努力用“金碗”解决“贫困食品”问题。
深化改革让“金”闪耀
“巴中从不缺乏旅游资源。三国文化、隋唐文化、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令人眼花缭乱。还有壮观的自然资源,如诺水河和光雾山。”巴中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局长黄明说。
然而,巴中旅游业过去一直不冷不热。我们怎么能在吃“可怜的米饭”的同时打破“金土地”和“金饭碗”?
“该系统不可行,概念不新,工业系统不完整。深化文化旅游一体化改革,必须着眼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坚持走内向前沿,推进老区改革创新,着力提升服务水平。”中共中央书记罗增斌说。
2017年12月,巴中市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全方位旅游上取得突破,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。一个月后,巴中将整合光雾山景区、诺水河景区、德姬大厦、江北酒店等优秀资产。成立市文化旅游集团。介绍了一系列促进文化、旅游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改革措施,包括整合行政审批项目、优化经营环境、扶持激励措施等培育中小微型企业的措施。
除了资源整合,巴基斯坦和中国也加强了资金整合。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基金单独设立10亿元旅游发展基金,搭建投融资平台,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市场杠杆作用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文化旅游企业达到100家,居全省第三位,营业收入16.9亿元,同比增长12.1%。
文化融合,看透风景
过去,巴中的许多景点都面临着游客越来越多、过夜游客越来越少的问题。如何留住客人?巴基斯坦和中国努力增强旅游产品背后的文化吸附力。
近日,大型沉浸式景观夜游项目“光雾山之梦”在光雾山景区首映。“它不仅能看山玩水,还能享受文化。它不仅丰富了旅游形式,而且延长了旅游时间,增加了旅游收入。”黄明说。
“我们不再来巴中看山,享受水和汽车经销商。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文化产品让我们留下来,看透风景,欣赏背后丰富的文化。”重庆游客周辉告诉记者。
在深化文化旅游一体化的过程中,中巴坚持全面整合、充分整合、特色资源要素整合、挖掘特色文化内涵、提升整体旅游质量,构建风景城市、工业城市、城乡一体化的新型整体旅游格局。
以平昌县为例,该县开展了“一村一色”、“一村一品”特色文化建设,在不同的新农村挖掘和培育不同的特色文化。司马镇元丰村现代农业观光文化的培育:对德胜古镇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:南天门森林体育公园着力培育山地体育文化。白衣古镇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,彰显忠诚、孝顺、勤奋、诚实的传统文化...130多公里的乡村文化旅游线路形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走廊。
巴中吕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是在条件成熟的景区引入各种类型的体育赛事、丛林探险等参与性更强的项目。
多元化产业促进贫困家庭脱贫
几天前,位于八亨郊区的天马山森林杨康旅游度假区为了换装而开放。总投资12.6亿元,度假区空间布局为“一心两翼”,即以天马山杨康镇为核心,东有杨康度假区,西有耀乡观光体验区。自从旅游区开放以来,沿途的人们摆脱了贫困,变得富有,增加了就业收入。
巴州区在旅游度假区周围不断延伸产业链,完成了109公里的旅游圈,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。在旅游环线上,不仅建设了巴基斯坦医药产业、特色茶、有机水果蔬菜等产业,还在特色村建设了村史馆,让游客体验地道的农耕文化,并按计划带动沿线26个贫困村的2014年贫困家庭脱贫。
近年来,巴基斯坦和中国积极推广“旅游+旅游+模式”。"+旅游"指文学艺术、非物质文化遗产、文化产业等。+旅游,让文化有一个繁荣的载体;“旅游业+是指旅游业+农业、体育、医疗保健等。促进旅游业的多元化和一体化发展。
2018年,巴中接待游客2936.8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248.83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1.66%和18.39%。文化旅游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17%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接待游客1678.4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50.16亿元,分别增长6.37%和13.68%。——四川日报记者高启龙和石萧楼
(编辑:高红霞、罗宇)
上一篇:2019妥乐论坛10月中旬在盘州妥乐举行下一篇:微软KB4516067补丁再出问题:这次Surface用户不